Rurila_被生活爆锤

INTP姬姥,关注请谨慎
偏激人士、业余喷子
阿黛拉的Wife,瑟琳小姐的狗

买科普书的小建议(吐槽向

最近经常去图书大厦,因为习惯去书店试阅然后在网上买书,其实这行为挺不地道,尤其像我这种三百页通俗小说3-4小时就能读完的人。不过对付老师布置的名著阅读任务,拿张报纸垫地上读完真的很推荐,省钱。

咳,跑题了。(其实本来也没什么题

主要是上次去图书大厦看到布局有调整就转了转,发现四层的推荐展位上摆出了很多科普类书籍,本来很开心,但过去翻了翻心头就有点堵。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买过科普类书籍,感觉我小时候在西北最熟悉的科普书应该算是百科全书了吧(虽然没读过。那时候科普类书籍并不算多,小地方更是种类少,所以经常跑书店的习惯留到了现在。

但现在再看大城市的书店,请去除新华书店,科普类书籍最大的毛病就是杂,杂到不能看。

首先是出版社“杂”,让我以世界名著类比,上次去社区图书馆社会服务我帮忙图书上架,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我找到了五个不同版本…
图书大厦名著专区有五个正反柜台上面各种版本的名著打成一团,反正不用付稿费是吧。

首先带来的问题就是买书超烦人,你不可能每个版本都读一遍再买。对选择困难和强迫症的人来说简直要命,浪费时间。
当然这点网上提前查好就能解决,但对科普类书籍不行。

一本《相对论》能有几个版本?这不同于文学类换封面的问题,而是每个出版社从翻译到编辑再到“添油加醋”简直艹dan。我见过不少封面写着相对论但里面增加了很多毫不相干的内容的书,最常见的增加页面赚钱的做法就是往里编人物事迹,编好了没问题,编不好,那就是你买了一张古典CD但一听“这tm不是小苹果吗”的心塞。

在此推荐商务印书馆的《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》,薄薄一本十元左右,原汁原味印刷良心。带你装逼带你飞。

在此要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“第一推动”系列,对,你没看错,整整一个系列。就是这个系列的书摆在了推荐架让我翻到让我心塞到无以复加。

比如它的《时间简史》,一般人想到的应该是黑皮的彩印的那本,但这本不是。排版烂翻译烂印刷烂纸质烂,再一看价格,哦,188页亚马逊11元……但是科普类书不是为了让你这么压低成本糟践里面内容好吗?!

然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科学素养文库,你能想象这个系列的书居然每本字体都不一样吗…
我买的那本《地质学原理》,A4纸大小,字体是不到五平方毫米挤了一页的扁长方体……(为什么你们这么喜欢把字体压扁
我都不想翻了(但还是得看完

科普类书籍贵,但它值这个价。我当时翻书的时候有听到旁边的家长想给孩子买本书学习,但那孩子草草翻了两下就嫌弃地说不要。要我我也不要,想像下字体被压成扁长方形,黄色纸张一摸就跟草浆压出来的纸感觉同样糙手。
不是小孩子不爱科学,小孩子对未知的内容比谁都有兴趣,如果不再爱科普,相信我,七成的锅出版社背三成的锅老师家长背。

其次是翻译烂,和出版社烂有密切联系,但我还是得分开说下。拿《苏菲的世界》来对比,那本书是翻译好版本少但被出版社坑了,那很多科普书就是翻译差版本多出版社一手促成。再次裱下“第一推动”,翻译烂成这样居然还敢出一个系列真的微醺,好好的科普名著全被糟蹋了。而且它居然敢不不译注!原书不可能没有文献注释!

科学名著系列真心推荐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的“世纪人文(开放人文)”系列和“哲人石丛书”系列。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“科学大师佳作系列”。
我买了很多本,纸质手感相当好,排版友好,字体友好,看起来不会心累。
这些系列完全可以算科教书,比打着莫名奇妙旗号的科普类书籍好很多。

最后谈下“大众科普”,版面印刷精良,但内容极其容易重复。可以说是买了没用的鸡肋。此类伪科普书的特点就是开头大多为《你不可不知的……》、《……小常识》……凡是标题就大众化的科普书,还是别买了,真的。

作者也很重要。科普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,买书只要买名家的获奖作品就行,科普书奖项不多,你只能一本一本去了解。我首推约翰•格里宾和他的《再探大爆炸》,想了解天文学的人买这一本就够了,想深入的人也最好拿本当导论。搭配上《亚原子世界探秘》,足够应付大部分写作提升比格需求。
作为反面教材的我选加来道雄。还有写《水知道真相》的那个作者。

个人认为,写文的人对待不熟悉的领域也该稍微查下,不然就会像东野圭吾的《悖论13》的设定一样,还不如不提的好,提了就是满满的槽点。

买书前也请确定自己对这个领域稍有了解,不然就不会出现现在这么多量子物理、宇宙黑洞题材但内容大都不怎么样的伪科普真装逼的书了。

最后,买科普书建议上亚马逊,当当的书价格要高些而且很多好的科普书没货。

如果你能看到这里,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。感谢你看了这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什么的冤念+吐槽w

评论(7)

热度(27)